English
首页 |  最新期刊 |  过期期刊 |  全文阅读 |  专访 |  资讯中心 |  资料库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更多过期期刊,请直接查询(目前最早到1992年第1期
年第
2014年第2期
2014年第1期
2013年第6期
2013年第5期
2013年第4期
2013年第3期
2013年第2期
2013年第1期
2012年第6期
2012年第4期
2012年第2期
2013年第1期 目录 | 摘要

生活质量导向的城市规划:意义与特征胡天新 杜澍 李壮
摘 要: 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发展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而提升生活质量是落实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关键。生活质量涉及到社会生活中的广泛领域,建构生活质量指标体系可反映生活质量的多维特点,对城市规划具有指导意义。生活质量导向的城市规划是以提高社会的整体幸福感和可持续性为目的,它的特征包括:面向基层的真正需求,更强调社会质量,关注差异性群体不同需求,更重视社会参与。
关键词: 以人为本;发展观;生活质量;城市规划

政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综述分析和研究对策——基于提升城市生活质量的思考
耿慧志 陶松龄
摘 要: 政策对城市空间形态具有十分深刻的影响。文章首先回顾政策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研究源起,然后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分析,最后提出城市空间层面和政策部类关联分析的研究对策,旨在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促进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政策;城市空间形态;影响;城市生活质量

基本公共服务政策要点梳理与绩效考核空间模式初探——基于政府主体视角的实证建构
张建召 胡畔
摘 要: 随着新型城镇化阶段我国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由经济建设逐步转向社会关怀,公共服务供给的优劣程度成为影响城市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鉴于“政策引导”与“考核约束”在中国社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从立法、财政保障、人群统筹、政社合作、层级体系五个方面对先进国家或地区政策内容进行梳理,阐述其对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制定的启示;针对政策体系中空间思维及方法的缺失,构建空间公平与效率的评价模式,依托ArcGIS 运算平台,运用时间成本可达性与空间自相关运算方法,结合南京实证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点的空间公平与效率进行分析与评价,初步提出促进“政策落地、争先作为”的政府绩效考核框架,强调规划师在这个领域中有待凸显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供给主体;公共服务政策;空间模型;绩效考核

公众诉求与城市规划决策:基于城市设施使用情况调研的分析和思考
陈晓键
摘 要: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布局都关乎民生,对提高或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关系。它们的合理规划布局和科学决策一直是规划师和决策者追求的目标,但实际中却不期产生规划决策预期与使用、公众的阶段性诉求与供给、规划规范要求满足与现实需求满足等各种错位。本文从西安地铁二号线开通试运营前后地面交通情况变化、西安两大图书馆使用情况、西安基础教育设施分布和使用情况等调研入手,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及使用中产生的种种错位予以分析,对公众诉求与城市规划决策的内在逻辑进行探讨,并从观念转变和公众参与两方面提出反映公众诉求的城市规划决策思路。
关键词: 公众诉求;城市设施;城市规划决策;调研

城市保护与城市品质提升的关系思考张松 镇雪锋
摘 要: 文章从城市保护角度对城市品质提升进行思考,首先简要回溯城市保护思想观念的发展过程,而后探讨城市保护对提升空间景观品质、优化人文环境、贡献于城市整体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阐述城市保护的深刻涵义以及如何理解城市保护与城市品质提升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 城市保护;城市品质;可持续发展

以可持续规划缔造公营房屋优质居住环境:香港房屋委员会的经验
冯宜萱
摘 要: 香港房屋委员会(香港房委会)是一个法定机构,负责为无力负担私营楼宇的人士提供可负担的优质居所。在香港的700 万人口中,大约30% 的市民居住在公营租住房屋中,另有15% 的市民居住在房委会提供的资助出售单位中。目前,我们的公共租住屋邨内共有约72 万个居住单位。为满足公营房屋日益增长的需求,按照现时逐年延展的五年计划,我们平均每年新建1.5 万套租住单位。面对严峻的土地、社区和环境的限制,我们竭力实现公营房屋建设量的目标,同时我们从未放弃公营房屋既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质量指标,包括在和谐社区中提供安全、绿色和健康宜居的家园,开发实而不华、环境友好及以人为本的屋邨。
过去十年间,我们在规划设计阶段逐步开发及实施了一系列新措施和工具,为居民营造优质居住环境。这些实践经验值得在规划行业内总结推广,从而鼓励后续更多改善。本文介绍香港房委会在可行性研究、总体布局规划、方案设计等阶段推行的新措施,涵盖了房委会使用的可持续规划设计方法,以应对香港公众公营房屋优质居住环境日益提升的期望。同时,香港房委会亦与地方社区紧密合作,共同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总之,公营房屋已成为香港繁荣稳定的基石,以及超过半个世纪以来香港公共行政的支柱。

城市人口承载力的研究进展与理论前沿张燕 张喜玲
摘 要: 本文主要就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测算方法及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等方面予以综述,并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几点思考。研究发现,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学术界越来越注重对城市人口承载力的跨学科交叉与综合分析,从以往对单一要素探讨逐渐转向多视角的系统研究。虽然现有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是当前城市人口承载力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论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深化研究任重道远,尤其要更加注重对实际问题的解决。
关键词: 城镇化;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进展

西方城市街道微观形态研究评述韩冬青 方榕
摘 要: 本文通过对20 世纪下半叶以来微观视角下西方街道形态相关文献的回顾,试图较为整体地阐述相关理论研究的框架和议题。根据研究的目标取向和研究策略,本文将相关文献归纳为成因机制、认知和评价、呈现与诠释,以及理想准则四类,并对其相应的研究方法进行比较和辨析,为我国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研究拓展思路,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街道;微观物质形态;研究方法;成因机制;认知与评价;呈现与诠释;理想准则

自行车出行行为和决策研究进展朱玮 庞宇琦 王德
摘 要: 在可持续和低碳发展背景下,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兴建公共自行车系统。国内对公共自行车系统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成果集中在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效果方面。而西方国家对公共自行车以及私人自行车的研究涵盖广泛的研究问题,摸索出了若干成熟的研究方法,并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在自行车系统设计规划过程。尤其是在自行车出行行为和决策方面探索深入,而这些方面正是可以反映自行车系统的运行效果及作用机制的最根本方面。因此,本文针对国内外已有的自行车出行行为和决策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从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建设运营,自行车出行行为的基本特征,使用者的出行方式、路径的选择及出行行为差异等方面内容进行总结;介绍用于解释行为和决策的模型方法、揭示偏好法、陈述偏好法、指标系统打分法、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等,以及研究在规划及其他实
践领域的应用,以期对我国正在兴起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建设和研究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综述;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出行行为决策;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规划应用

中国工业遗产与城市保护的融合罗彼德 简夏仪
摘 要: 近几年,工业遗产保护在中国的城市保护中已经开始起步并逐渐受到关注。随着民国以及毛泽东领导时期的建筑遗产面对与日俱增的更新压力,如何融合工业遗产对于政府决策者与学术界人士来说是一项重要课题。本文记载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并讨论其保护的相关矛盾,如保护原真性、代表性和杰出性。根据国内外等案例的剖析,呈现所能采取的不同保护方式,即能于互相竞争的各方利益的诉求中取得平衡。
关键词: 工业遗产;城市保护;改造再利用;城市保护的国际比较研究

国际旧城再生的文化模式及其启示郑憩 吕斌 谭肖红
摘 要: 为了应对后工业化的产业变迁和旧城衰退,用文化活动、文化产业引导旧城再生已成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地方政府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战略。综观国际范围文化导向旧城再生的兴起与发展,有三种模式先后出现:起初是兴建大型文化旗舰项目作为旧城经济复兴之触媒;接下来是通过吸引创意阶层入驻来发展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最新趋势是强调社区活化,调动公众参与来促进衰败社区综合发展。这三种文化模式对我国新兴的文化规划及旧城再生的发展路径具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旧城再生;文化导向;文化战略

世界遗产视野下的哈尼梯田人居环境科学特性研究赵云 王晶
摘 要: 从世界遗产的角度,通过分析哈尼梯田的五个人居环境子系统——生态环境、稻作梯田、哈尼民族、山地聚落、水利体系等各自的功能及其之间的联系,揭示了哈尼梯田人居环境系统作为一种典型山地人居环境的范式作用。
关键词: 哈尼梯田;人居环境科学;系统

农业城市主义策略体系初探——浅析荷兰《鹿特丹城市农业空间》研究
高宁 华晨 朱胜萱 葛丹东
摘 要: 《鹿特丹城市农业空间》研究基于农业城市主义的理论背景和“可食的鹿特丹”社会背景,提出确定城市农业可能的类型、绘制城市农业机会地图以及进行案例研究的城市农业空间系统研究方法。在分析该案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将农业城市主义策略体系总结为:技术联合以形成本地食物系统,空间整合以形成有农城市形态,行为整合以形成多元参与机制。
关键词: 农业城市主义;鹿特丹;城市农业;农业空间;食物系统

水土整合:荷兰造地实践的生态性理念孙晖 张路诗 梁江
摘 要: 追溯人类填海造地的历史,最早应始于13 世纪的荷兰,其国土面积的1/5 是由填海所获得。然而在长期的填海实践之后,造地活动所产生的生态与景观危机受到荷兰人民的广泛关注。面对此危机,荷兰政府提出要将水与土地进行更有效的整合。本文分析了荷兰基于水土整合的政策转向,介绍了水土整合的尝试措施,并从中总结出先进的成功经验,以期对我国当前填海造地的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 荷兰;造地;水土整合

保障性住区建设的社会空间效应反思——基于南京典型住区的实证研究
张京祥 李阿萌
摘 要: 目前,中国各城市正在大力加快保障性住区建设的步伐,然而,并非所有的建设方式都能行之有效地解决中低收入人群居住问题。文章通过对南京的实证研究,揭示了保障性住房建设对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的正、负效应,运用空间生产理论进行反思,并借鉴国际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区;社会空间效应;空间生产;南京

地理设计:概念、方法与实践杨言生 李迪华
摘 要: 地理设计是规划与设计领域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目的是形成一套充分考虑设计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划设计体系。近年来许多国际学术会议和文献中关于地理设计的讨论日趋增加,而国内对它的关注还不多。本文综述了地理设计的起源、定义、研究内容与实践,提出地理设计在中国的发展将面临规划管理和技术应用两方面的挑战,并给出了未来发展建议。
关键词: 地理设计;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景观设计;计算机辅助规划

美国新城市主义规划运动再审视宋彦 张纯
摘 要: 美国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开始推行新城市主
义规划运动,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城市物质和社会空间,达到抑制城市蔓延、促进社会多元化的目标。本文对新城市主义政策在美国实施近30 年以来是否已经达到其目标进行反思与评估,发现新城市主义社区虽然改善了社区内部物质空间的设计,但并不能彻底促成城市宏观空间结构的根本性改变和城市社会多元群体的真正融合;新城市主义设计促使房价增长更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的空间分隔。这说明,即使社区物质空间按照新城市主义原则来设计,也未必能实现其所倡导的社会融合与和谐的目标。文章最后对新城市主义经验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反蔓延;社会融合

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规划策略——以弗赖堡为例刘涟涟 陆伟
摘 要: 人们常常将城市步行区规划理解为商业区规划的一部分。对德国城市中心步行区的研究表明,步行区规划作为重要的城市规划策略,应该与城市中心区与城市交通规划相整合。成功的步行区规划突破了功能单一的商业区规划,不仅要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公共空间改善和商业开发策略相结合,还依赖于一系列可持续绿色交通措施。德国弗赖堡市是步行化城市的典范,通过建立一体化绿色交通系统,实现了城市中心的人性化、生态化发展。
关键词: 步行区;德国城市中心;绿色交通;弗赖堡

专题研究吴放
摘 要: 美国夏洛特市TOD 发展概况及TOD 车站类型分类方法

夏洛特市位于美国东南部的北卡罗莱纳州,北距首都华盛顿525km,南距佐治亚州首府亚特兰大370km,现有市区人口630 000人,郊区人口1 600 000人。夏洛特市是一座高度现代化的工商业城市,是美国东南部地区最重要的金融、贸易和交通运输中心,也是美国东南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
城市中公交优先的快速公交网络、现代化的交通配套设施和管理办法,以及将城市空间形态、土地利用与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规划原则,使得夏洛特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发展(TOD)模式,被赞誉为“公共交通的天堂”。
在这一过程中,夏洛特市的公共交通管理部门(CATS)和城市规划部门(CMPC)建立了一套公共交通车站类型的分类方法,并将其作为一种城市设计的框架将CATS 的车站位置布局、设计职责和CMPC 车站地区规划的过程结合在一起[1]。因此,这套车站类型分类方法是夏洛特市TOD 城市与交通规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工具。 ——栏目主持人



 
 
 文章搜索
期号 年第 期 至 年第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全文     
 

广告业务 |  协办业务 |  在线投稿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辑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SEO专家万维联通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