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最新期刊 |  过期期刊 |  全文阅读 |  专访 |  资讯中心 |  资料库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2014年第2期 后退

阅读城市的社会学视角——评《巴黎社会学》
Reading City from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Book Review of Sociologie De Paris
作者: 杨辰


摘 要:

法国城市社会学家潘松夫妇在他们的新著《巴黎社会学》中,综合了哈布瓦赫的社会形态学、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和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等城市理论,从物质空间、人口与资本的聚集、空间争夺的过程以及都市空间政策四个方面对巴黎进行了全面的社会学解读。

Abstract:

Using theories of Halbwachs’s social morphology,Neo-Marxism urban geography and urban ecology of the Chicago School,two French sociologists,Mr & Mrs Pinçon,give us an overall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Paris in their new book Sociologie de Paris from four aspects: physical space,centralization of population and capital,process of spatial competition and politics of urban space.

关键词:

巴黎;社会学;社会混合;城市空间

Keywords:

Paris; Sociology; Social Mix; Urban Space

文章编号:1673-9493201402-0118-05 中图分类号:C912.8; TU98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杨辰,博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讲师。yangchen@tongji.edu.cn  

1  简介

米歇尔·潘松Michel Pinçon与莫妮卡·潘松-夏洛特Monique Pinçon-Charlot是法国社会学界著名的学者夫妻也是深受五月风暴Mai 68影响的左派知识分子获得社会学博士学位后两人于1970年同时进入法国第一个城市社会学研究所CSU, 1979年并入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任研究员潘松夫妇对城市的兴趣始于1970年代法国社会空间隔离现象的出现米歇尔·潘松侧重于社会住宅中不同群体混居模式的研究[1]莫妮卡·潘松侧重于公共设施空间配置不平衡现象的解释[2]1980年代以后两人在工人社区资产阶级社区与城市商务区移民社区等方面合独立或合写了多部著作[3-5]将空间维度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也为城市空间研究提供了社会学视角2004年出版的巴黎社会学》(Sociologie de Paris一书中作者继承了法国古典社会学传统哈布瓦赫的社会形态学),融合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和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生态学理论对巴黎的城市空间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此书出版不久即两次再版20082010),如今已成为法国城市社会学实证研究的经典著作[6]

巴黎社会学不是要建立一门专门研究巴黎的社会学而是对这座城市进行一种社会学式的解读作者在前言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工业革命以来,“在权力和财富不断集中的过程中巴黎的低收入人群也在不断地从城市中心向周边迁移”,巴黎正在经历着资产阶级化”(s’embourgeoiser)。然而巴黎的独特之处在于资产阶级化并没有导致资产阶级独占城市的现象巴黎始终是有产者中产工人移民无证件者甚至流浪者等不同社会群体共同生活的空间巴黎的社会空间具有碎片化”(mosaïque的特征如何解释资本政治经济社会的高度集中与空间碎片化之间的矛盾?“社会混合”(mixité sociale政策在巴黎的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演变过程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是本书将要回答的核心问题

2  内容综述

全书共分七个章节:(1)阅读巴黎(Lire Paris);(2)巴黎的吸引力(L’attraction de Paris);(3)巴黎,首都城市(Parisville capitale);(4)巴黎的绅士化和去无产阶级化(Gentrification et déprolétarisation de Paris);(5)巴黎,资产阶级城市还是左派城市?首都选举的悖论(Paris, ville bougeoise, ville de gauche? Les paradoxes électoraux de la capitale);(6)混合的意义(Les enjeux de la mixité);(7)巴黎与郊区的一体化?(Paris-banlieue: une agglomération?)。根据行文逻辑,笔者将分四个部分进行介绍——第一部分:巴黎城市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第一章);第二部分:巴黎人口和资本的空间聚集过程(第二、三章);第三部分:城市空间资源争夺背后的经济和政治因素(第三、四章);第四部分:社会混合的空间政策与实施(第六、七章)。

2.1  巴黎城市空间的形态特征及其社会学意义

巴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王朝更替、社会运动和近200年的工业化在城市空间中都留下了各自的痕迹,1960年代以后的移民潮、新兴产业和新的交通方式也在不断地把城市空间推向一种更为复杂和流动的状态。但巴黎的城市空间仍然是可被认知的,因为在各种复杂关系之下存在着一些“已经深深进入巴黎城市居民集体无意识”的结构性空间要素,这包括:螺旋式的行政区划,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五道城墙、作为心理地图的地铁网络以及从城市中心向西延伸的“权力轴线”(卢浮宫至拉德芳斯[La Défense])。然而,认识物质空间只是认识巴黎的第一步,作者认为,只有理解“社会资源在城市空间分配上的严重不平衡”,才能真正理解巴黎城市空间的要义。通过统计数据的地图化处理,潘松夫妇为读者清晰地展示了“空间不平衡”的三个主要方面:市区东部与西部居民在职业、家庭收入、房价、社会网络等方面的差异(东西差异);文化与商业设施在左岸与右岸的严重失衡(左右差异);市区与郊区在资源配置与生活方式上的断裂(内外差异)。这些问题虽然在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缓和,但历史与社会的深层次原因使得东西、左右和内外三大差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巴黎社会空间的主要特征。

2.2  巴黎人口和资本的空间聚集过程

人口和资本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作者在第二部分利用详实的数据,对巴黎的“吸引力”进行了描述。首先是人口增长和构成多元化。根据国家统计局(INSEE)的数据,大巴黎(l’île de France)在不到2%的国土面积中集中了近18%的全国人口(1 170万),市区内人口密度达到212/公顷,是欧洲大陆人口最为稠密的地区之一。这些人口中既有巴黎本地人,也有大量来自外省和外国的移民。第一批移民潮始于19世纪,以法国外省人为主,后被波兰、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移民替代,一战以后又出现了北非和东南亚等殖民国家的移民。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不同地区的移民在职业和居住地选择上都出现了相对集中的现象,比如在市中心从事木工、铁匠和餐饮业的奥威尔纳人(Auvergnat,在蒙帕纳斯(Montparnasse)地区聚居的布列达尼人(Breton,在13区从事服装和餐饮业的中国人以及聚集在蒙马特(Montmartre)高地的北非和东非移民等等。持续的移民潮及其移民后代不断地改变着巴黎的人口构成、产业结构和空间形态,他们给城市带来经济活力和多元价值观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治安和社会问题。

除了人口,巴黎还高度集中着全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本,成为法国名副其实的“中心”。政治方面,巴黎是国家权力机关所在地(总统府、众参议院、司法与国家安全机构以及各国使馆等等),各国政要的集会地以及各种重要政治运动的发源地;科技文化方面,巴黎集中着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一半以上的实验室(1992年数据),全国51.2%的文化产业岗位(包括记者、作家、出版商、演员、艺术家、教师等职业),70%的博物馆、图书馆、电影院和85%的专业画廊委员会(1999年数据),巴黎还是许多国际性文化机构所在地(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经济方面,巴黎证券交易所公布的法国前120名大企业中有一半以上的总部设在巴黎,其中近60%集中在8区和16区,25%集中在拉德芳斯地区。区位成为企业身份的标志,各大金融企业和时尚品牌店都以能进驻8区和9区的主要商业街为荣,这使得这些街区成为老牌贵族与资产阶级新贵、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激烈争夺的空间资源。此外,从声望与财富的聚集度来看,巴黎也是全国最具知名度和最富有的城市,在有百年历史的《法国社交年鉴》(BM)中,32%的贵族和显赫家族都居住在巴黎(2002年数据)。在全法缴纳团结财富税(ISF的富人中,16.1%住在巴黎市区,他们的财富总量比聚集在第二位城市的富人多出10倍以上(2008年数据)。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财富在巴黎市区的空间分布上仍然存在着东西差异——44%的财富集中在西部的15167区,而人口和面积远超这三区的东部11121920四区仅聚集了11%的全市财富。

2.3  城市空间资源争夺背后的经济和政治因素

从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财富与权力的高度集中往往导致上层阶级对空间资源的垄断。从1950年代开始,巴黎市区东部出现了空间争夺的现象——街区“绅士化”。“绅士化”是一种空间、社会和文化的综合现象,它一方面改善了社区住房、教育、文化设施等条件,另一方面,绅士化形成的高房价和高消费逐渐把低收入居民从原有街区中排斥出去,街区生活方式也随着中产阶级的进驻而发生变化。作者认为巴黎的绅士化与二战后城市的“去工业化政策”有关,政府支持新型产业对市区传统工业企业的置换(例如15区雪铁龙汽车厂址被法国电视台购买),这导致了工人阶级在城市经济活动中的边缘化。从就业人口看,1954—1999年间,巴黎市区的工人岗位减少了75%36万),而公务员、高级知识分子职位增加了212%26.8万),工人阶级在城市就业结构中的比重从1954年的65.5%下降到1999年的35.2%,中产阶级(企业主、公务员、教师等)的比重则从34.5%上升为64.8%。从空间上看,城市东部的工人聚居区房价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尤其是11OberkampfMenilmontant等传统的工人街区在1991—2007年间的房价涨幅达到120%,超过西部高尚社区60%的房价涨幅。许多工人家庭在城市更新改造之后无力承担高房价和昂贵生活费,纷纷迁至郊区。这一现象引起了左派知识分子的关注,实际上,自1968年以来,以社会学家为首的法国知识界一直对“绅士化”的城市改造持有异议,他们认为,“资本和财富的聚集并不能够成为资产阶级独占城市的理由”,在他们的呼吁下,中央与地方政府开始介入房地产市场,建立了国家主导的公共住房体系,通过财政补贴和建造低租金的“社会住宅”(HLM)来帮助中低收入人群继续留在巴黎市区。“社会住宅行动”开始于城市东部的工人社区(20区),并逐渐向西部推广,更新后的工人街区不再是中产阶级公寓,而是大型的社会住宅区。虽然这一方式在1970年代也产生了新问题,但公共住房体系的及时推出,毕竟阻止了绅士化的扩大,避免了低收入人群外迁而形成更为严重的社会空间隔离。

然而,仅从经济角度还不足以对“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与绅士化运动受阻”这一矛盾现象做出解释,作者在第五章进一步指出,争夺城市空间资源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政治因素,即巴黎特殊的行政地位以及左、右派政党在争夺巴黎控制权方面的政治博弈。实际上,作为首都,巴黎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管辖范围,直到1860年才有了自己的市议会(conseil municipal),巴黎是法国唯一一个既是“省”(département)又是“市镇”(commune)的特殊行政区。1995年以来,右派政党在总统选举中获得连胜;而2001年以来,左派政党却在连续两次在地方选举中获胜;于是,巴黎形成了中央政府(右派占多数)和地方政府(左派占多数)共同治理的独特格局。尤其是2008年,左翼联盟(社会党、绿党、共产党)在巴黎的20区中取得了12个区的胜利(与2001年的获胜格局一致),支持率从2001年的49.6%上升到2008年的57.7%,达到了1970年代以来的最高水平。左派的胜利解释了为什么以社会公平为目标的“社会住宅”政策能够在巴黎得到推广,而“绅士化”现象得到遏制。但作者的思考并没有止于此,他们继续追问,“为什么权力与资本的高度集中没有帮助右派政党在地方选举中获得优势地位?”对这个问题,作者给出了两个解答,首先是1980年代以来进入城市的新中产阶级与过去的中产阶级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持有的资本不仅是经济方面的,而且是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他们中的大多数深受五月风暴的影响,支持社团运动,愿意与低收入者进行互助。他们追求社会平等、环境保护的观念也与左派政党更为接近。其次,全国大选的屡次失败让左派政党对传统的政治理念进行了调整,开始强调经济和文化的自由主义,借助“环境”话题,在巴黎东北部的低收入地区(公共设施较为缺乏)大力推广城市复兴计划(增加公共交通设施,组织地方文化活动等),这些举措为左派争取了更多低收入选民的支持。

2.4  社会混合的空间政策与实施

1960年代以来,巴黎市政府积极发展公共住房体系,有效地阻止了绅士化的扩大,但大量建造的社会住宅在1970年代出现了“贫困人口过度聚居”的现象,“社会混合”的空间策略引起了学者的反思。虽然“社会混合”理念在法国政界、知识界和行政单位(如城市规划剖门)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但究竟应该在何种尺度上进行混合始终存在争议:是像某些左派议员认为的那样“在城市、社区、甚至在同一栋住宅楼里对不同阶层进行混合”;还是应当保持适度的空间隔离?在2000年通过的《社会团结与城市更新法》(Le loi de SRU,下文简称SRU)中,政府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社会混合的空间策略,即“200211以后的20年中,巴黎大区内1 500人以上的市镇,以及其他50 000人口以上的聚居区中人口超过3 500人的市镇,社会住宅在住宅总量中的比例必须达到20%。”在巴黎,左派政府进一步提出,“对于市内私人住宅开发项目,如果所属街区的社会住宅比例不足20%,则新项目中的社会住宅比例必须达到25%”。SRU直接影响了巴黎的旧区改造和新区开发计划,也影响了不同社会群体的定居策略:大资产者选择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定居方式,因为SRU使得富人区不可能大片聚集,但考虑到子女教育和建立强强联合的社交网络,他们仍然倾向于小规模地聚居在781516区的传统贵族街区,并利用高房价和高消费排斥低收入者的进入;以知识分子、公务员、企业职员为代表的中产阶级在观念上支持社会的多样化,他们大多不愿居住在高尚社区(即使具备经济条件),而更愿意选择中产街区,甚至与低收入者相邻的混合街区。但这种混合是有限度的,在子女教育方面,他们还是会将孩子送到条件更好的街区,避免与移民或低收入家庭孩子同校;对于低收入人群,调查令人吃惊地显示,相当多的低收入居民并不希望与富人或中产阶级同住,他们表示“已经在工作地点受制于上层社会,不愿意在居住地点继续受支配”,他们宁愿选择低收入居民聚居区而不是混合社区。政府方面,受左派控制的巴黎市政府试图在高尚社区中增加社会住宅,甚至把奥斯曼式的资产阶级公寓改造成为社会住宅,但计划的实施受到了极大的阻力,2/3的新增社会住宅仍然集中在东北部的低收入街区。私人房地产市场与社会住房市场的对抗也在加剧着东、西部地区房价上的差异。由于缺少真正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机制,居住混居的政策只是暂时阻止了绅士化对底层居民的蚕食,城市空间不平衡的格局依然存在。

在最后一章,作者对近年来“社会混合”新政策——旨在“缓解巴黎市区与郊区断裂”的“大巴黎发展计划”(Grand Paris——进行了评述。历史上的巴黎城墙历经多次外扩,边界不断变化,但城墙外围的贫民窟和大量墓地让巴黎市民一直将郊区视为贫穷和死亡的象征。一战结束以后,为了缓解城市住房紧张,政府在已拆除的城墙两侧大量建造社会住宅,宽300 m、长达数公里的“社会住宅走廊”再次把巴黎与外围郊区分割开来。巴黎的“内”与“外”在城市形态、居住密度、公共设施、居民收入、房价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断裂,这种断裂不仅存在于物质环境层面,更存在于巴黎人的文化心理层面。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提出“大巴黎发展计划”,试图弱化这种断裂:例如在巴黎西部富人区的外围,一个新的CBD(拉德芳斯)正在形成,现代化的金融商业以及一系列的高尚社区沿着“权力轴线”向西部郊区扩张,而低收入者聚居的13区和20区也正在通过建设新的有轨电车(tramway)路线和城市改造项目(环城公路覆盖计划)把环城路两侧的社会住宅区连成一片,试图消除内外空间隔离。然而,2000年以来严重的郊区骚乱显示,这种连接市区与郊区的尝试并没有消除巴黎东、西部的传统差异,而是把这种差异从市区延续到了郊区。

3  对《巴黎社会学》的评价

1919年哈布瓦赫提出“城市空间现象与城市经济和社会活动存在着某种关联”[7]以来,法国的城市社会学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受到了涂尔干(Durkheim E)的社会学、法国人文地理学、马克思主义以及芝加哥学派等理论的影响。尤其是1950年代以来的战后重建和大规模的街区改造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城市的关注,以列斐伏尔(Henry Lefebvre)和卡斯泰尔(Manuel Castells)为代表的法国社会学家把“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置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背景下来审视,提出了“空间生产”和“集体消费”等重要概念,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城市空间的认识,也使得社会学成为地理学和城市规划等空间学科的重要补充。在大量的城市社会学著作中,专门对一座城市进行系统性的实证研究尚不多见,这正是潘松夫妇的《巴黎社会学》特别引人注目之处。应该说,本书既延续了法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传统,又在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视角方面多有创新。

首先,《巴黎社会学》延续了自涂尔干、哈布瓦赫、贡巴德罗(Chombart de Lauwe P-H)以来的法国城市传统社会学派对“空间与社会”问题的讨论。但作者没有坚持哈布瓦赫“空间只是社会结构的一种形态”的观点[8],也没有采用贡巴德罗的空间分析来表现社会不平等[9]。潘松夫妇认为,在工业化与全球化的新背景下,大都市的空间与社会不再是过去“决定反映”式的简单关系。虽然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但新的不平等是通过经济活动(产业置换、商业金融、房地产开发)、政治博弈(政党选举、都市政策)、社会关系(收入差异、移民融合)以及空间演变(住房政策、都市更新)等更为多元、复杂的形式体现出来。今天的城市社会学的核心问题不再是“空间与社会之间是否存在着关系”,而是“空间与社会之间是如何发生关系的”。

其次,潘松夫妇综合了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地理学和芝加哥城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利用大量的统计数据,从资本的聚集和运作来解释大都市的城市化结构与进程;另一方面,也对不同的社会群体微观(地区、街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分析。在各章节穿插的大量街区案例无可辩驳地显示了不同阶级对城市空间资源的激烈争夺,以及不平等的空间政策是如何影响城市居民的职业行为和生活方式的。特别是作者充分利用他们1980年代末以来对法国中产阶级的居住和经济活动的研究成果,弥补了过去重视低收入群体而忽视中高收入群体研究的弊端(弱势群体容易受到社会学家关注,而中高收入群体的调查则难以进行)。与传统的法国城市社会学研究相比,《巴黎社会学》在研究方法上更综合、更全面,对空间不平等现象的揭示也更具说服力。

第三,《巴黎社会学》建立了解读城市的空间历史事件的三重视角。作者一方面从历史角度对巴黎的城市空间特征、人口和资本的聚集过程进行了梳理(前三章),另一方面对“绅士化、政治选举、混合政策和郊区计划”等城市事件进行了分析(后四章)。无论是演变(历史)还是现象(事件),作者都把空间作为一种活跃的要素——空间不是被动地反映这些演变,而是形成演变、甚至是孕育和激发下一次演变的直接参与者。这种看待空间的多重视角对今天的城市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巴黎是一座独一无二的城市,丰富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资源使得她成为观察法国社会发展和空间演变的最佳场所。通过《巴黎社会学》,潘松夫妇从物质空间、人口与资本的空间聚集、争夺空间的动态过程以及都市空间政策四个方面回答了巴黎在长达几个世纪的发展演变中,“人口和资本是如何聚集的?这一过程塑造了怎样的城市形态?城市的使用者——不同收入和社会地位的居民分别占据着怎样的空间位置?是什么因素支配着他们对空间的占有?混合社会的都市政策对城市空间的演变又产生了怎样的作用”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多元的视角和详实的数据清晰地描述出巴黎城市空间的不平衡现象,社会学式的解读也令人信服地给出了不平衡现象背后深层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成因。正如作者在结语中所说,“城市空间是由于其使用价值和使用者的社会地位才产生了等级化与差异化……城市不能仅仅被视为一种技术和管理的产物,它是所有等级化关系的总和,这种关系是不同社会群体在争夺空间资源过程中不断对抗与妥协的结果……巴黎人的城市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要素与物质空间相互作用的产物。”

注:本文数据皆出自参考文献[6]

注释

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1877—1945)是法国古典社会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他的《社会形态学》一书中,哈布瓦赫提出了社会要素与物质空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这成为城市社会学发展的理论依据,哈布瓦赫也被视为法国城市社会学的创始人。

索邦大学、法国桥路大学、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巴黎政治学院等名牌大学以及各大出版社都集中在左岸,而财政部、证券交易所,多达78%的著名剧院和电影院都在集中在右岸(尤其是8区的香榭丽舍大街附近)。

例如部分大学和研究所向右岸迁移,南部街区出现了年轻艺术家的创意公司,东部工人街区出现绅士化,以及旨在加强市区与郊区联系的大巴黎计划的出台等等。

1999年的统计数据,巴黎居民中有31%出生在市区,14.5%出生在巴黎郊区,32%出生在外省,23%出生在国外——即真正的巴黎本地人不到一半。

法国中部省份奥维尔纳(Auvergne)居民,语言中带有浓重口音。

法国西部的布列达尼(Bretagne)半岛居民。

1982年上台的左派政府设立了对富裕阶层进行财富再分配的“巨富税”(IGF: Impôt sur les Grandes Fortunes),1989年改名为“财富团结税”(ISF: Impôt de Solidarité sur la Fortune)。该税规定,凡家庭财产总额(包括自住房产在内)超过79万欧元(2010年标准)的法国家庭每年必须专门申报并缴纳税率0.55%~1.80%的“财富团结税”。

 

参考文献

[1] Pinçon M. Cohabiter: Groupes Sociaux et Modes de Vie Dans une Cité HLM[M].Paris: Plan Construction, 1982.

[2] Pinçon-Charlot M. Ségrégation Urbaine: Classes Sociales et Équipements Collectifs en Région Parisienne[M].Paris: Anthropos, 1986.

[3] Pinçon M. Désarrois Ouvriers: Familles de Métallurgistes dans les Mutations Industrielles et Sociales[M].Paris: LHarmattan, 1987.

[4] Pinçon M, Pinçon-Charlot M. Quartiers Bourgeois, Quartiers dAffaires[M].Paris: Payot, 1992.

[5] Pinçon M, Pinçon-Charlot M. Les Ghettos duGotha[M].Paris: Seuil, 2007.

[6] Pinçon M, Pinçon-Charlot M. Sociologie de Paris[M]. 3e édition.Paris: La Découverte, 2010.

[7] Halbwachs M. Les Exploitations et le Prix des Terrains àParis(1860-1900)[M].Paris, Société Nouvelle dEdition, 1919.

[8] Halbwachs M. Morphologie Socia le[M].Paris: Librairie Armand Colin, 1938.

[9] Chombart de Lauwe P-H.Pariset lAgglomération Parisienne[M].Paris: PUF, 1951.

(本文编辑:张祎娴)

后退
 

广告业务 |  协办业务 |  在线投稿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辑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SEO专家万维联通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