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最新期刊 |  过期期刊 |  全文阅读 |  专访 |  资讯中心 |  资料库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2014年第2期 后退

译者随笔
栏目主持人: 叶齐茂


主持人:叶齐茂 

如何把一群城市转变成城市群

《城市群:区域经济地理》

Cities’ Cluster: Regional Economic Geography

叶齐茂 编译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 年岁末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我国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这一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政治基础是此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城市群”成为了我国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主体形态,所以,研究“城市群”就自然成了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历史任务。问题是如何完成这个“历史的”任务呢?要想对此有个正确的答案,践行自不待言,温故也是必不可少的。

温故而知新。进入本世纪以来,国内以“城市群”为主题,且以“城市群”为关键词,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约1 527篇,大体分布在40个学科中和11个研究层次上。从学科上讲,“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占48%,“经济体制改革”占17%,建筑科学与工程占5%,三个学科合计占全部论文的70%;从研究层次讲,“基础研究(社科)”占62%,“政策研究(社科)”占12%,“行业指导(社科)”占10%。在同样的时间段里,以“簇群”为关键词,在5 000多家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约10 168篇,其中,社会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商务和管理、人文、经济学和决策科学)占40%,工程占26%,环境科学占21%,交叉学科占11%。尽管国内许多论文的立足点未必是站在我国城镇化宏观布局的主体形态的高度上,国外许多对“城市群”的实证研究未必能够反映我们的实际情况,但是,它们无疑都是我们今天对城市群展开研究的“肩膀”。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选择了国外6篇堪称“城市群”研究经典的论文和1篇涉及67篇论文的综述分析,汇集成册,以飨读者。

没有人会怀疑,把一群城市转变成一个城市群,需要形体的基础设施来支撑。经过最近30年的发展,我们许多地区的基础设施配置事实上已经把一群城市的基础设施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当然,也有一些城镇的建成区甚至已经蔓延相连,成为了没有形体边界的“大饼”,形成了一个形体上的巨型城市。当然,那些形体上没有此城彼镇之分的地方,何必还要谈城市群呢?不过是一个形体上的城市或特大城市而已。有人断言“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较为成熟的依据,可能有这种基础设施意义上的紧密联系。建设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的确是把一群城市转变成一个城市群的必要条件,但是,并非充分条件。

把一群城市转变成一个城市群还有哪些必要条件呢?本书的第一部分,“城市簇群的外部经济原因和条件”,希望从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那里得到答案,他的两篇论文,《收益递增和经济地理》和《新经济地理学新在哪?》,如同爱因斯坦突破牛顿时空而创造了相对论一样,把我们从“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时空,带到了“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这个非线性时空,分析了主流经济学几乎很少考虑到的一组相互联系的可能性,如涉及“循环因果”变化的积累过程,通过“途径依赖性”而产生的历史机遇的持续效应,不连续变化的偶然事件的发生等现象,提出改变“工业劳动力份额”、“运输成本”和“产品替代弹性”这些变量,有可能把我们所说的一群城市转变成一个城市群或反之。

我们建设城市群的理想源于现实中业已发生的把一群城镇蜕变成一个城市的现象,源于我们所面对的令人无奈的“聚集不经济”:房价居高不下、交通拥堵不堪、环境急剧恶化、资源难以为继。如何避免把城市发展完全交给当今这个“收益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呢?本书的第二部分,“城市簇群的演化机制”,期望从威廉·布莱恩·亚瑟(William Brian Arthur)的两篇论文,《“硅谷”区位簇群:收益递增何时意味着垄断》和《城市系统和历史路径依赖》那里得到答案。与克鲁格曼采用分析数学建模的决定论方式不同,亚瑟采用概率论、拓扑学等非决定论的方式来建模。因此,亚瑟理论中充满了随机的、偶然的、凸凹的等范畴,他认为,我们不能不顾机遇、巧合和过去状况,只用经济一种因素去解释我们所看到的城市模式。没有对机遇、巧合和过去状况的认识,我们不能预测未来城市系统的确切形式。

无论是把一群城市转变成一个城市群,还是把一群城市转变成一群分工合理、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都需要一个完善健康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都需要建立和完善一个跨区域城市发展的协调机制。这一点正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旨。本书的第三部分,“城市簇群的经济评估”,指望迈克尔·尤金·波特(Michael Eugene Porter)回答我们究竟如何判断城镇化在经济上是否向健康方向发展的问题,回答究竟如何判断跨区域城市在经济上是否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问题,从而找出两个机制不完善的地方。在《区域的经济绩效》一文中,波特使用“区域的整体平均工资”、“工资增长”、“就业增长”和“专利申请”四项指标,来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区域在工资、就业增长和专利申请率上有多么大的差异?一个区域的特定产业结构非常重要吗?在地理集中簇群中,联系起来的产业群是什么?簇群定位和混合如何与区域绩效相关?另外,按照波特在《区位、竞争和经济发展:全球经济下的地方簇群》中提出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要能够提高簇群城市的当前生产力、创新和生产力增长能力,促进簇群城市支撑新商务和扩大簇群,形成城市群的整体竞争优势。为此,波特提出了政府应该发挥的五大作用,尤其是“促进簇群发展和更新”的作用,提出了“组织基于簇群的经济发展计划”。

在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选择了一篇可谓“异类”的论文——《马歇尔与雅各布斯,孰是孰非?地方化经济对城镇化经济之争》。除开波特的外部性,本文研究了67篇论文,分析了他们都是如何看待“马歇尔外部性”和“雅各布斯外部性”对区域绩效的影响,以及研究者根据何种地理聚集水平和产业分类数据而得出了他们迥然不同的结论。

后退
 

广告业务 |  协办业务 |  在线投稿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辑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SEO专家万维联通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