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最新期刊 |  过期期刊 |  全文阅读 |  专访 |  资讯中心 |  资料库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2013年第5期 后退

食物城市主义策略下的当代城市农业规划初探
Preliminary Studies on Contemporary Urban Agriculture Plan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od Urbanism Strategy
作者: 孙莉 张玉坤


摘 要:

面对当前能源、食物、环境等一系列危机,食物系统改革将是下一次社会范式转变中的基本问题,而食物城市主义将是这一转变的主导途径。文章对食物城市主义进行定义,并总结其功能、意义;强调了中国城市化进程引入城市农业规划的必要性;归纳了城市农业的空间构成要素,提出了社区农业中心这一新建筑类型的构想;继而介绍了当代城市农业的主要技术手段;并对城市农业种植(养殖)的种类提出了合理建议。

Abstract:

We are now facing a series of crises of energy, food and environment. The food system reform is the basic issue of the next social paradigm shift, and the food urbanism will be the dominant approach. Food Urbanism is defined, and then its functions and significances are summarized. The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introducing urban agriculture planning into China’s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spatial elements of urban agriculture are summarized, and the community agriculture center is proposed as a novel idea of architecture style. Then, the main technical means of contemporary urban agriculture are introduced, and reasonable proposal is put forward to select the crop species of urban agriculture cultivation (farming).

关键词:

食物城市主义;当代城市农业;空间构成要素;技术手段;种类选择

Keywords:

Food Urbanism; Contemporary Urban Agriculture; Spatial Elements; Technical Means; Species Selection

作者:孙莉,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lisun@tju.edu.cn

张玉坤,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导言

    当人类简单地依靠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畜力和人力来维持生活的时候人口规模相对较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粮食生产活动逐渐从城市中剥离同时人类开始大规模采掘自然资源并对自然资源农产品等进行大规模远距离的转换和输送仅占地球生物量0.5%的人类所消耗的资源却占到了净初级生产量的31%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导致了人口的空前增长城市和郊区扩张进程空前加快农田不断被侵蚀随之而来的是粮食水和建筑材料消耗量的增加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荷温室效应加剧原生态地区逐渐消失……预计到本世纪中叶全球人口数量将增长至90多亿地球生态系统所承受的过大压力可能对各类物种造成毁灭性的后果[1]

有鉴于此人类发展的重点逐渐聚焦于可持续”,其有效措施有促进和鼓励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本地资源的有效配置本地的能源转换小尺度的资源循环利用粮食生产的本地化食物供给链的缩短雨水收集和中水回收再利用可持续的健康生活方式以及活动在空间上的混合交叠等食物城市主义策略将以上措施积极地融于一体不仅有利于减少生态足迹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特别是随着食物供应链由全球化向本地化转变由从属依赖向独立自主转变本地食物的生产甚至可以实现自给自足在战争气候引发的极端情况下可取代区域乃至全球供应链起到很大的保障作用同时贸易距离的缩短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1  食物城市主义策略将是下一次社会范式转变的主导途径

    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粮食因此农业始终是整个社会存在的基础部门超经济的事业[2]同时它也创造了一个具有极大价值的市场世界范围内城市化程度的大幅提升和城市规模的急剧扩张严重削弱了乡村土地的粮食生产力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新自由主义改革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要求的结构性调整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3]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城乡在地理和功能上的严重分离以及农业生产过度集中并依赖机械化使得农产品运输过程背负了过高的化石能源消耗量企业对食物供应链各方面的所有权和控制日益集中再加上种植过程中大规模施用肥料生产和存储过程中滥用化学试剂……这一切最终导致食品成本提高食品安全风险增加不可再生能源价格飙升生态系统失衡环境污染加剧和各国争夺能源资源导致的冲突城市普及的大宗购物模式使得居民难以享用新鲜农产品并易造成浪费与此同时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西方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制造业向服务业的大规模转移内部产业严重不均衡农产品及工业产品的国际依赖性强诱发了近年来严重的经济衰退和财政危机社会动荡不安上述问题引发了学界关于卫生保健经济安全可持续能源和气候变化的一系列讨论他们认为食物系统改革将是下一次社会范式转变构想中的基本问题而食物城市主义便是这一转变的主导途径

2011 年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IFLA年度会议提出的食物城市主义Food Urbanism正成为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城市食物安全的新理论[4]它以满足城镇城市或大都市消费者的日常需求为目的提倡在遍布于市区内及其边缘区的土地和水域中以个体或合作的模式生产多样化的农作物和养殖牲畜并加工成食物和燃料等产品通过现实和虚拟网络平台进行交换销售分配和消费它结合了永续农业的发展理念要求利用本地自然资源尤其是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并利用城市废弃物倡导生产方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集约化

2  食物城市主义策略的功能及重要意义

2.1  社会层面上的功能

    1将绿化变为农田将屋顶变为农园加上立体种植立体农场等技术可有效补偿城市建设造成的耕地占用减少快速城镇化建设与粮食生产萎缩之间的矛盾

    2本地的食物供应链不仅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日常膳食所需还可降低本地对外粮食依赖度保障在战争极端气候情况下的粮食供给

    3为无家可归者和低收入者提供有关农作物种植加工销售和肥料供应等的就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将失地农民和从乡村土地中解放出的劳动力转化为城市职业人提高社会公平度和女性参与度缓解城市贫困维护社会稳定

    4)“食物里程1的大幅度缩短使农产品更为新鲜营养可减少各种保鲜剂与保存技术的使用对个人健康有益

    5引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并辅助健康治疗

    6通过对整个食物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免费体验课程种植移植修剪施肥烹饪试吃和分享),专题讨论会及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强生产性景观的体验性和参与性为居民提供营养可持续农业及环保等方面的教育机会

    7社区农业的生产实践和直接营销方式如交换种子共享农具分享种植经验和园艺知识交易成果等及其为社区公共活动庆典提供场所的功能可以增强不同民族和年龄段居民的社区参与互动促进社区建设进一步促使城市农业在邻里的共同利益驱动下转化为集体投资

    8可对空置物业进行有效利用减少和预防犯罪垃圾堆积非法倾倒引导房地产市场走出低迷促进其它城市和社区发展行动

    9在建筑密集的城市区域内预留农地可对地震起到缓冲作用防止大规模灾害的发生而且一旦发生灾害农地便可用作暂时避难所

    10可缓解城市扩张引发的矛盾

 

1  传统乡村粮食生产情况下芝加哥杂货店这一主要分销终端出售农产品的食物里程(上线)与旧金山城市农场集市出售的同类农产品的食物里程(下线)的比较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参考文献[8]绘制

2.2  经济层面上的功能

    1)“食物里程的大幅度缩短使农产品运输和仓储成本得以降低食物开支的减少促进城市居民尤其是低收入者将收入更多地用于健康教育等其他重要开支上[5]

    2垂直式集约生产模式在一块地上建造一栋建筑或者一系列的平台进行农作物培育和水平式集约生产模式在不同时间以不同的介入方式直接作用于土地相结合丰富了农业活动的内容提高了土地利用的效率[13]

    3城市农业的产销供应链条比传统的乡村农业便捷很多相应地为城市创造更复合的组织结构和更直接快捷的资源流动从而创造丰厚的经济收益

    4有助于减少公共土地的维护费用利用原本未被充分利用的资源例如屋顶路侧地带空置物业),并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提升它们乃至周边邻里社区的经济价值11

5城市农业的高收益可以吸引闲置资本和先进技术并通过对相关业务包括加工处理设施餐厅农贸市场交通运输及配送设施等的吸引力创造乘数效应扩张城市的投资领域与渠道提升城市的经济活力

    6城市农业的消费金额主要在本地流动支持地区性的经济活络避免金钱大规模流向大企业少数人的手中[14]

    7为科技创新带来动力

8可推进城市经济结构变革使城市从消费化石资源的消费型城市向生产粮食能源和资源的生产型城市转变

2.3  环境层面上的功能

    1农作物种植可减轻由城市不透水表面所造成的沉重的雨水径流负担12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及滑坡减轻空气污染促进碳氧平衡监测环境污染度减轻噪声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13

    2最大限度地增加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程度

    3农作物可通过发挥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气味等自然美来塑造多样化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提升城市及建筑的环境品质

    4小规模多样性养殖业与种植业并行这种类似自然耕作的方式利于增强土壤肥力

    5更少使用化工原料和试剂同时对本地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使生产形式更为生态有机

    6本地的食物系统有机的生产方式与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方式相结合可大幅度降低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及碳排放14减缓温室气体的增温作用15

    7较少使用包装材料并对城市大量有机污水固体废物进行循环再利用16减轻了城市垃圾处理负荷同时这种废物处理方式远比集中处理模式更为环保经济有效

    8微观的食品零售方式有助于减少浪费

9促进环境管理提升被污染废弃土地再利用的生产力从而减少疾病的传播源

2.4  发展食物城市主义策略的重要意义

虽然在城市中进行农业生产早有实践先例但技术的进步及食物系统的完善使城市农业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城市农业将成为城市功能和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并与乡村生产和输入积极互动发展食物城市主义策略的重要意义在于它可保障粮食主权有助于打破城乡对立重工轻农的局面促进城乡有机融合扭转西方发达国家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过度转移全球资本扩散外包生产国际分工加剧所导致的产业破碎结构失衡的局面遏制城市外延式跳跃式扩张推进城市内生性增长促进城市向农业生产与消费混合型转变避免城市在单纯资源消耗型道路上越走越远

3  中国城市化进程引入城市农业规划的必要性

    我国城市的外围基本都是农田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扩张不断侵蚀农业用地当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仅1.38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全国有666个县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的警戒线463个县人均耕地不足0.5[19]近年中国年农产品进口额持续增长2011年粮食包含大豆自给率已降至90%以下低于95%警戒线);2020中国粮食产需缺口将达1亿吨[18]如果13亿人口的国家需要大量进口粮食那么中国的粮食主权将受到严重侵犯巨大的食品需求将拉动世界粮价飞速上涨引发全球性通胀同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外交会受到严重掣肘[20]因此粮食的自给自足是基本国策之一而保证一定数量的耕地是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的前提保护农田会限制城市发展所需的土地供给或限制城市空间发展的方向这势必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国家也需要一定速度的城市经济发展来吸收农村的多余劳动力因此如何理性科学地解决城市发展与农田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是中国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21]   

    另一方面中国庞大的人口规模使得其城市化进程具有很高的风险如权威杂志科学所言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社会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社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强调如果中国选择了错误的城市化模式全世界都会受到影响根据政府的估计2020约有60%的人口将居住在城市这就意味着每年约有1 200万农民转移到城市[22]如何为如此大规模的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及可支付的城市住房同时解决城市交通安全健康环境资源等问题机遇和挑战并存[21]

作为政治中心城市集聚了最先进的农业技术和最优秀的农业人才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需求带动了农业产业和技术的发展[23]恢复部分城市建设用地生产能力的城市农业策略有助于保障我国粮食主权加速城乡互动融合维持产业平衡满足本地粮食需求提高居民的健康营养水平提升城市生态承载力促进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本地食品企业和经济发展创造机会增加就业机会加强社会互动社区参与和赋权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日益凸显的人口老龄化趋势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将城市农业规划融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无疑在缓解当前面临的一系列核心危机方面具有显著的战略价值

4  城市农业的空间构成要素

4.1  主体构成要素(即生产性要素)

城市农业的主体构成要素根据其目的位置大小规模生产技术和产品种类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类型此处将主要依据空间类型的不同以点线垂直三种形式来进行立体解析

4.1.1  点状城市农业

    根据既有的城市农业实践点状城市农业通常包括市区农园社区农园家庭后院农园可移动式农业农民市民合作型农园城市边缘区农场等多种模式

    市区农园是位于城市内部在政府支持下形成的具有较大规模的集中型农园通常属于城市公共绿地的一部分面积一般为5 000~20 000 m2多种植蔬菜水果坚果浆果夹杂有少量谷物花卉并养殖少量禽畜蜜蜂[24]市区农园由专人管理可用作商业种养[25]教育示范休闲观赏等用途社区农园位于社区内部多为蔬菜水果的种植夹杂少量的谷物种植和家禽养殖有的由集中分布的若干200~300 m2的划拨地块组成每个社区农园可接纳

100~140户租种[26]也有的由社区居民合作共建有的社区农园中还可构建温室面积约150 m2 左右社区农园地块应由专门的社区农园协会依法向市政部门申请获得获批后由协会组织出租给个人或家庭耕种此外社区农园协会还提供辅助的农园管理维护和技术支持并组织定期的社区农民聚会[27]通常住宅一层有25~50 m2的后院大多为家庭后院农园可用于绿叶蔬菜调味料和少量水果草药装饰用植物的种植[28]以及鸡鸭和蜜蜂的养殖种植床之类的独立种植系统的发明使可移动式农业成为可能与传统农业种植和现代温室相比它们具有投资小构造简易搭建快捷移动灵活等特性是临时高效地利用城市土地并塑造多样化城市空间的有效模式[10]

农民市民合作型农园是社区支持农业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策略下形成的城市社区居民与城市边缘区农民携手合作的共建型农园农民生产的成本将先期分摊到每一个市民股东身上股东除了投入现金资助外还可投入劳动力参与农业劳动最终股东获得新鲜安全的农产品而农民则有能力持续经营自己的农场这种方式实现了农民与市民互相支持共同承担粮食生产风险共同分享利益构成了本地食物经济体系的一部分[29]城市边缘区农场相比于市区内部的城市农业而言规模较大可适当增加粮食谷物坚果浆果牲畜家禽和水产品的种养殖比重甚至可进行适量的林业种植同时可进行小规模的农产品加工

4.1.2  线状城市农业

除了既有的点状城市农业模式外笔者认为还可借鉴田园城市理论构建线状城市农业廊道廊道从城市周围的农田绿地等自然环境主体中以楔形向城市延伸连接城市与乡村居住空间与开敞空间形成整体化的指状区域生态景观系统可辅以自行车和步行专用道路体系[30]并尽可能地综合生态包括生物通道)、景观游憩和历史文化遗产等多项功能全方位发挥土地利用与资源服务价值[31]线状城市农业廊道可分为沿路型农业廊道人行机动车行铁路和滨河型农业廊道[32]两种设计和管理需注意杜绝潜在的安全隐患

4.1.3  垂直城市农业

    近年来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催生了垂直的农业模式在城市中它往往附加于建筑单体住宅办公楼和仓库均可的设计之上分为建筑立体空间与表面空间两类按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依次是屋顶农业表皮农业室内农业阳台农业地下室农业等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迪克森·戴斯帕米尔Dickson Desponmmier将垂直的农业模式与清洁的能源循环系统相综合创建了城市立体农场的新理念它是一种既可种植蔬菜水果及谷物又可养殖鱼类家禽及家畜的特殊的摩天楼式农场[33]并可与办公居住等功能相混合斯帕米尔和他的团队估算出一个占地面积达一个街区规模30层高的立体农场接近30 hm2可为1 000人提供充足的营养[34]但也有学者并不赞同这种模式他们认为立体农场的耗电量巨大建设成本远远超过利润所得同时认为水和能源系统并不完善[35]

4.2  配套构成要素

既有的城市农业空间以生产性为主缺少必要的配套支撑尤其在食物交易网络的构建和城市农业的宣传教育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为此笔者建议将社区农业中心和城市农业博物馆作为城市农业空间的两大配套构成要素

4.2.1  社区农业中心

    这一新的城市建筑类型的构想是将传统农庄的组织特点在城市农业体系中加以应用它不但是一个社区居民中心将饮食健康教育娱乐等合为一体同时也是一个食物基础设施锚点通过将传统分散的城市食物生产分配消费和教育培训集中至一个中枢场所1),从而将社会聚合起来以创建一个整体而言更为包容和多样的城市生态系统实现自给自足和共享的高境界另外由于其集合了粮食生产加工储存[36]流通消费废物处理再利用等食物系统各环节(图2),生产方式有机[37]可有效减少每单位食品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及碳排放量[38]

社区农业中心更多地引入了合作经济和生活的模式例如合作型划拨温室可由多位居民共同购买温室中的股份并表决选择季节性的种植类型又如社区共享厨房[29]为社区餐饮业及美食制作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空间空间大设备齐全省去了设置独立厨房设施所需的高额启动成本和昂贵的日常开销社区厨房可按照时段划分来安排成员使用它使厨师们实现了共享生产环节的同时还可以共享消费环节社区厨房的成员和社区农业种养殖的成员还可协同工作为学校的学生和社区内部的居民供应膳食

1  社区农业中心主要组成部分

类别

主要组成部分

生产功能相关部分

室外种植平台、能源产出型温室、成员划拨温室、开放性农业种植大厅、屋顶农园、表皮种植墙、地下种植室、地下的堆肥及蚯蚓养殖空间、地下蓄水池、屋顶蓄水池。

分配功能相关部分

露天农产品集市平台(例如可供流动食品售卖车临时交易)、室内农产品集市、农产品订单配送中心、物资(种子、农具)销售及租借平台、经共享厨房加工过的食物的售卖处。

消费功能相关部分

共享厨房、咖啡吧、共享餐厅、温室景观餐厅、餐具及食品储藏室、冷藏室。

教育功能相关部分

农作知识教育学校(除教室外,还包括实验性温室、教育示范农园)、烹饪技术培训学校(除教室外,还包括实验性厨房)、学校接待中心、图书室。

其他附属设施

农舍接待中心、管理办公室、露天/开敞会堂、剧场、室外停车场地、室外装卸泊位、储物柜、洗衣店、游泳池等。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2 社区农业中心食物系统关系图示

资料来源:作者自绘

4.2.2  城市农业博物馆

一方面可以对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工具农业景观农业品种等有价值的物质文化进行实体及虚拟的展示演示另一方面还可以对传统农耕信仰民间文学艺术农事节日习俗等非物质文化进行有效的宣传[39]

5  当代城市农业的主要技术手段

5.1  选址技术

对于建设较大规模的城市农场社区农园屋顶农园而言在场地选择阶段可运用遥感与GIS技术辅助统计分析城市中适于发展城市农业的土地存量

5.2  种植技术

5.2.1  土壤生态修复技术

    在既有城市中发展城市农业常利用城市中的空置物业包括住宅商业和工业棕地等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如果用地的历史属性显示该地块可能具有较高污染概率则必须进行环境现场评估以确定污染程度[10]

    对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包括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较为常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异位修复技术可分为挖掘和异位处理处置技术具体选择哪种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技术通常需要考虑规划布局规模以及场地周边的景观规划和建设条件等[40]

5.2.2  新型栽培技术

    沸石栽培有机栽培等技术具有对自然环境要求低灾害影响程度小农药使用量小资源节约利用农作物产量及品质高等优点[17]尤其是滴灌气培和水培三种栽培技术还可实现垂直种植提高空间利用率当既有土地受污染严重补救成本过高时可采用垂直栽培和种植床技术

    凸起式种植床技术的基本模式是构建一个高出地平0.6~1.2 m宽约1 m形状及长度不限的框架其中用混有堆肥的土壤填充进行种植较宽者中间可以用木板或石头间隔相比于传统的系统条播法它十分适用于城市及社区农业实践对周边土壤条件要求低能够很好地保水保土保肥增加种植密度易于种植维护尤其减少了老年人及病人的劳动强度),防止土壤板结土壤板结最高可能导致作物减产50%)、杂草丛生更加美观还可进行水生植物的种植美国俄亥俄州纽瓦克附近的道斯植物园的生产记录表明其种植床在三年间平均蔬菜产量为5.6 kg/ m2而以传统种植方式在良好的管理下每平方米可产出蔬菜约2.7 kg[41]

5.2.3  综合虫害管理技术

    综合虫害管理技术IPM: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是根据特定的农作物害虫和环境情况结合生物文化物理化学等工具并在最大程度减少健康环境和经济风险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应对方案它强调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并着重于预防措施和替代性控制措施的实施[32]

5.3  资源、能源循环技术

5.3.1  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技术

落到屋顶路面建筑物外廊及阳台的雨水汇集快污染轻可通过管道系统收集起来输送到地下水池与卫生间内的洗浴用水洗衣排水和厨房排水经处理包括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沉淀过滤和消毒而得到的中水相混合既可用来灌溉农作物及景观绿化还可供给水产品养殖其中灌溉温室的水经栽培的植物蒸发到空气中之后水汽凝结并被收集到一起经过一些简单的处理监测达标后可作自来水中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还可用来进行厌氧堆肥生物机器系统Living Machine便是主要利用自然要素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其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利用耗能小性能高过程也更为生态[42]

5.3.2  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

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能够增加土壤肥力促进养分循环并降低处理城市垃圾的成本可在城市农园旁设置区域性的废弃物分类回收中心70 m2),在社区农园旁设置废弃物分类收集散点25 m2加盖[43]并在它们附近设置公用设施借用处堆肥设施如园艺用堆肥桶铁网堆肥箱木制联合堆肥箱及场地将收集到的可回收废弃物中的有机垃圾尤其是家庭宾馆饭店产生的厨余垃圾等食物性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将树枝利用公用削片机和粉碎机粉碎然后堆肥用于城市及社区农业的有机肥料供给同时为家庭设置单独的小型堆肥容器如室内堆肥桶可移动堆肥桶),可将家庭厨余垃圾和庭院有机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庭院阳台和屋顶的种植此外这个废弃物分类收集并就地回收利用的系统还可产生大量的沼气热量和温室用CO2肥料[44]供给农业实践和家庭日常生活不仅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同时减少了废弃物收集运输的交通量在有条件的地域还可在厨房水槽和下水管道之间安装搅拌机厕所产生的黑水和厨房产生的有机废物被裁成小块后再经真空收集系统运输不占地面空间更无异味[45]

3详解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回收利用技术与农产品种养殖系统间的相互作用模式

3  城市农业的资源、能源循环系统示意

资料来源:作者根据参考文献[44]中的图15略作改动

5.3.3  能源产出型温室技术

    荷兰近年发展的能源产出型温室技术在综合了新型栽培技术水循环废弃物回收利用电脑智能控制等技术的现代化日光温室的基础上附加一个热交换器和泵组成的复杂系统将封闭温室这个太阳能集热器的多余热量存储在深层蓄水层中在晚上或冬季热量可通过管道系统为温室和附近的住宅供暖当热量多余时可通过冷却塔进行释放有实践证实占地面积约2 hm2的能源产出型温室可存储足够多的能量供给温室和200间房屋使用[46]

5.4  信息和市场服务技术

通过网络智能化信息平台技术建立健全城市农业的信息服务和市场服务体系一方面为城市农业实践者提供相关的知识技术市场信息交流平台另一方面构建起多层次的市场流通渠道从而利于资源的优化组合和重新配置使交易成本降低有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5.5  小结

在上述技术及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本地收集利用技术等的辅助下当代城市农业将达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本地高效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更高的标准

6  城市农业种植(养殖)种类的选择

    城市农业相比于乡村农业而言具有地理位置上的近距离优势但囿于规模所限更适宜发展蔬菜水果的种植和部分家禽水产品的养殖以及少量的养蜂业和畜牧业以奶牛养殖为主)。通常城市市区范围内的农业实践主要选择绿叶蔬菜西红柿等快速生长的季节性作物[10]在城市边缘区则会夹杂种植一些谷物中草药和多年生的蔬菜水果坚果浆果等作物及观赏性植物

选择与布置城市农业种植品种时首先应充分考虑光照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光照不足地段宜选择香椿莴苣韭菜芦笋空心菜木耳菜藤菜西兰花大葱芹菜大白菜花椰菜萝卜生菜茼蒿薄荷等喜阴耐阴作物光照条件较好地带宜选择玉米青椒西瓜南瓜黄瓜西红柿茄子芝麻向日葵马铃薯甜菜胡萝卜白萝卜红薯山药梨树石榴柿子芋头等作物还可采用果基鱼塘的种养殖模式光照条件极佳的地段可选择喜光景观效果好的作物类型如桃树李树苹果树小麦水稻光照严重不足的地带及地下室内则适宜种植蘑菇等喜阴菌类作物较潮湿地带宜种植莲藕茭白芋头空心菜芹菜黄瓜丝瓜葫芦西红柿等作物叶菜类植物不耐旱因此环境不得过干白萝卜胡萝卜之类的根类蔬菜则要求既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花生大豆绿豆等矮生豆类比较耐旱甘薯山药芝麻向日葵则十分耐旱较寒冷地带宜种植南瓜西瓜豆类作物

二是要根据场地属性对各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如在车行道旁由于空气污染较大因此宜选择果实埋于地下的作物种类如红薯绿篱镶边地带主要种植唇形科的罗勒尤其是紫叶罗勒色彩效果更佳),茄科中的茄子朝天椒枸杞十字花科的羽衣甘蓝以及木本类的胡颓子佛手等具有漂亮小果的灌木类及可食用的草本植物同时还可将能抵御虫害的万寿菊与它们配置在一起免去杀虫剂的使用保证食用的安全一些枝柔叶细的草本花卉如百合科中的芦荟百合萱草金针菜)、石刁柏芦笋)、宽叶韭等菊科中的菊花脑马兰菊苣等泽泻科中的慈菇沼生植物可片植以形成一定的景观效果在棚架上可栽植落叶或半常绿的攀爬植物偏大型的棚架可用猕猴桃葡萄葫芦丝瓜黄瓜等植物偏小型轻质的棚架可攀爬金银花栝楼木通何首乌扁豆等植物有利于夏季遮荫纳凉冬季沐浴阳光[47]住宅庭院适宜栽培梨板栗柑桔葡萄无花果等果树搭配以饮食保健常需的绿叶蔬菜香草和草药类植物阳台露台可进行小株植物如卷心菜西红柿蒜等的盆架种植窗台矮墙等处可种植盆栽金桔石榴矮化桃等[48] 屋顶宜采用种植床技术并选择红薯之类可承受阳光暴晒和强劲风力环境的作物类型红薯宽大的叶子还可起到很好的遮蔽作用[49]

另外要依照各品种的物候期和色彩形状等进行配置营造四季不同景致还要注意配置授粉树特别注意不能将梨与桃梨与桧柏葡萄与柏科柑桔与樟科树木混栽[48]

7  结语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的聚落形态出现了城市与农村的分离城市过度蔓延地球生态环境逐渐恶化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很多学者认为未来空间布局形式可能建立在反思人与城市乡村自然三种环境圈关系的基础上[50]将农业这一人与自然长期协调发展的产业形态融入城市肌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农耕文化回归的渴望[51]如今信息技术已使得城乡界限变得模糊[52]而食物城市主义策略下的城市农业融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于一体承载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53]将作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城乡融合与此同时除了城乡二元对立城市过度蔓延之外过大尺度的地域分工与贸易往来过度重视服务业而轻视农业等引发的弊端也日益凸显引起社科学界的广泛诟病我们不能再继续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覆辙而不知觉醒

当前城市中的农业生产已引起很多国家的关注即将举办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也以滋养地球为生命补给能源”(Feeding the Planet, Energy for Life为主题将城市农业规划引入其园区规划之中虽然当代城市农业规划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定量分析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操作层面上的政策制定更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它势必会引导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注释:

引自2008109日的纽约《时代周刊》。

已有实践证明,城市家庭农园可供给家庭所需食物量的40%~60%[5]

南非开普敦的Abalimi组织管理下的收获希望项目(HoH: Harvest of Hope)的实践表明,大约每500 m2的城市农园就能提供一个全职工作岗位,相关机构只需为每人每月提供100兰特资助(包括资源、工具、培训、营销费用在内),就能使其达到温饱水平。经过相关培训和政策支持,一些参与者的月收入可达1 500兰特,甚至3 000兰特[6]1兰特0.97元)。

食物里程(Food Miles)的概念是由英国提姆·郎(Tim Lang)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它是指饮食消费地与食物原产地之间的距离,即食物从田园到餐桌之间的旅程[7]

据统计,城市农业生产的农产品所保留的营养成分比来自农村的农产品至少高出30%~60%[9]

位于纽约曼哈顿北50英里的城市边缘区的Renewal 农场通过为吸毒者和酗酒者提供为期6~9个月种植蔬菜并供给当地餐馆的机会,帮助他们康复再生[10]

日本阪神大地震时城市内宽广的稻田曾救了许多居民的生命[11]

河内城郊农民将土地种植名贵的花、药草等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甚至可以出口,从而提高土地价值,使得开发商暂时放弃该土地的开发[12]

据统计,到2000年为止,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居民中有大约一半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之下,通常他们需要将个人收入的50%~90%用于购买食物。粮食从农村到城市的运输及仓储费用使城市居民的粮食购买价格比农村居民的粮食购买价格至少高60%。因此,发展城市农业有助于减少城市居民的食物开支[9]

有调查显示:城市农业生产效率可达传统农业的15倍之多。依据美国的研究数据,消费者购买本地食物的支出,生产者可保留80%~90%[14]20105月至10月,伦敦市民马克(Mark Ridsdill Smith)在家庭5 m2的露台及6条窗沿上进行农业实践,收益达669英镑[15]2008年夏季,费城的社区和棚户区农业产出约490万美元的蔬菜,金额大于费城所有农贸市场和城市农场的总销售额[10]

11 一项对数百个纽约市社区农园的研究发现:一个社区农园的设立能够对周围4个街区(1 000英尺)范围内的房地产价格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在一个社区农园开设的5年内,临近的财产价值平均增长高达9.4%,并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其中,弱势邻里财产价值的增幅最大。此外,每个社区农园在20余年间促进增税约5 000美元。另一项研究评估了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54 个社区农园的邻里效应,发现:随着农园的开设,与农园毗邻的自用房屋租金均值和住房费用均值(按揭付款、维修费用和税金)以及家庭拥有率相对周围更广区域而言有所增长[10]

12 城市农业种植可以通过农作物的生长把一定量的水分保持在当地的水循环中。根据加拿大的相关研究,在夏天,屋顶农园一般能够吸收落到它上面的雨水的70%~100%,在冬天,这个比例为40%~50%[16]

13 2001年,美国芝加哥市政府在市政大楼的屋顶种植了约2 000 m2蔬菜,市环境办公室通过对比研究发现:在夏季,种植有蔬菜的市政大楼顶部的温度比临近装有黑色柏油屋顶的其他政府办公大楼的顶部温度低14~44[16]

14 研究发现,食物供应链所需总能源中,生产、包装、冷藏保存消耗的能源约占七成以上,运输大约占1/4[14]。大部分与食品运输相关的环境成本主要来自于进口国国内运输而非国际运输。桑德斯(Saunders)等人于2006年研究发现:即使把新西兰至英国的远洋运输因素考虑在内,英国进口新西兰生产的乳制品、羊肉、苹果和洋葱所消耗的能源仍比在英国本土生产这些产品所消耗的能源少。英国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DEFRA2005 年的研究显示:从西班牙进口西红柿比在英国用供热温室大棚生产西红柿的碳排放更低;英国所消费食品的国内运输能耗占食品运输总能耗的82%。一个典型的英国家庭去一趟食品超市采购20 kg食品,需开车6.4 km,耗能约25.6 MJ(约合0.87 kg标准煤),而这些能源,足以将20 kg的食品在海上运输8 500 km。最新研究发现,消费者驱车6.7 km采购本地有机蔬菜所排放的CO2,比大型超市冷藏、包装、运输并配送到消费者家门口所排放的CO2还要多。综上来看,购买“食物里程”短的产品不一定能够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将本地的食物系统与有机的生产方式、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方式等相结合,从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进行考虑[7]

15 在美国爱荷华州,每增加10%的本地食物消费,就可减少燃烧280 000~346 000 加仑的石油,减少670~790万磅的CO2排放[14]

16 家庭日常生活会产生大量有机固体废物。据调查,55%的家庭垃圾可降解作为堆肥,10%是可回收的。可降解的家庭垃圾能用于有机栽培(由蚯蚓进行分解)、动物喂养等。在秘鲁利马,家庭菜园与豚鼠养殖相结合,家庭有机菜园主要种植蔬菜和药草,采用绿肥和豚鼠粪便施肥;夏季高温期,菜地主要种植饲料作物,用厨房废水灌溉;剩饭被用来喂养豚鼠或用作堆肥,从而形成循环高效的农业生产系统[17]。在印度加尔各答,约4 000个城市家庭组成的东加尔各答养鱼合作社,近70年来一直利用净化后的污水养鱼,年产量达5~7 t/hm2,可满足本地市场10%~20%的需求。他们将一定数量的有机垃圾倒入鱼塘,在加尔各答炎热天气下,这些垃圾在两周之后就可被分解,为鱼塘中的浮萍和水草提供养分,这些水草又成为鱼类的食物来源。截至2003年,鱼塘规模已达8 000 hm2。经鉴定,其产出的鱼与一般饲养的鱼一样安全无毒[9]

 

参考文献

[1]   Jeremy Rifkin. The Third Industrial Revolution: How Lateral Power Is Transforming Energy, the Economy, and the World[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2]   刘更另. 农业和农业的持续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 1999(6): 5-10.

[3]   Magdoff  F, B Tokar. Agriculture and Food in Crisis: Conflict, Resistance, and Renewal[M].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10.

[4]   刘娟娟, 李保峰, 宁云飞, . 食物都市主义的概念、理论基础及策略体系[J]. 规划师, 2012, 3(28): 91-95.

[5]   Kate A Voigt. Pigs in the Backyard or the Barnyard: Removing Zoning Impediments to Urban Agriculture[J]. Environmental Affairs, 2011(38): 537-566.

[6]   Abalimi. Harvest of Hope-latest Update[EB/OL]. [2012-08-26]. http://www.abalimi.org.za/newsletters/nl36.pdf.

[7]   帅传敏, 吕婕, 陈艳. 食物里程和碳标签对世界农产品贸易影响的初探[J]. 对外经贸实务, 2011(2): 39-41.

[8]   Diana Deumling, Mathis Wackernagel, Chad Monfreda, et al.. Eating up the Earth: How Sustainable Food Systems Shrink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EB/OL]. 2003-07 [2012-08-26]. http://wenku.baidu.com/view/4e5b6b350b4c2e3f5727634d.html.

[9]   刘兰. 城市居民热衷农业生产[J]. 生态经济, 2003(8): 8-11.

[10] Hodgson Kimberley, Campbell Marcia Caton, Bailkey Martin. What Is Urban Agriculture?[J]. Planning Advisory Service Report, 2011 (1): 9-34.

[11] 张占耕. 都市农业是城乡工农融合过程中的农业形态[J]. 学术月刊, 1998(11): 41-44.

[12] Leo van den, Berg René van Veenhuizen. Multiple Functions of Urban Agriculture[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5(12): 2-3.

[13] Sun Li, Zhang Yukun.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Urban Agriculture Planning Mode[C] // 2011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New York: Curran Associates, Inc. 2011: 6179-6182.

[14] 台湾“国科会”高瞻自然科学教学资源平台. 食物里程(Food miles)简介[EB/OL]. 2010-06-11[2012-08-26]. http://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wp-content/uploads/2010/06/11.pdf.

[15] Michael Levenston. Food & Agriculture Take Two[EB/OL]. 2010-10-20[2012-08-26]. http://www.energybulletin.net/stories/2010-10-20/foodagriculture-take-two-oct-20.

[16] 吴方卫, 谌伟, 赖涪林. 气候变化与都市现代农业发展[J]. 科学发展, 2011(10): 84-92.

[17] 徐梦洁, 李娜, 吴韦丽, . 社区农业发展与思考[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20): 8819-8821.

[18] 邹民生. 粮食进出口守住哪些底线[EB/OL]. 2011-12-05[2012-09-26].

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50,20111205180348110.html.

[19] 居占杰. 我国粮食安全的经济学分析[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13(3): 26-30.

[20] 余丰慧. “自给率不足90%”警示粮食安全[EB/OL]. 2012-04-01[2012-06-18].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2-04/01/c_111727802.htm.

[21] 丁成日. 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的经济学动力机制[J]. 城市规划, 2005, 29(4): 56-60.

[22] Normile D. Chinas Living Laboratory in Urbanization[J]. Science, 2008, 319(5864): 740-743.

[23] 曾雄生. 论中国古代城市对农业的贡献[EB/OL]. 2007-06-27[2012-06-18]. http://www.snzg.cn/article/2007/0627/article_6384.html.

[24] 陈芳, 冯革群. 德国市民农园的历史发展及现代启示[J]. 国际城市规划, 2008, 23(2): 78-82.

[25] Community Food Security Coalitions North American Urban Agriculture Committee. Urban Agriculture and Community Food Secur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Farming from the City Center to the Urban Fringe[EB/OL].2003-10[2012-04-28]. http://www.foodsecurity.org/PrimerCFSCUAC.pdf.

[26] Holmer R J, Clavejo M T, Dongus S, et al.. Allotment Gardens for Philippine Cities[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3(11): 29-31.

[27] Macnair E. The Garden City Handbook: How to Create and Protect Community Gardens in Greater Victoria. Polis Projecton Ecological Governance[M]. Victoria BC. Canada: University of Victoria, 2002.

[28] Boncodin R, Campilan D, Prain G. Dynamics in Tropical Home Gardens[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0(1): 17-18.

[29] Emma V Hall. Manifestations of Community-based Agriculture in the Urban Landscape: A Canadian Compendium and Four Winnipeg Case Studies[D]. Winnipeg: University of Manitaba, 2000.

[30] Viljoen A, Bohn K. Continuous Productive Urban Landscapes: Urban Agriculture as an Essential Infrastructure[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Multiple Functions of Urban Agriculture, 2005(15): 34-36.

[31] 郭巍, 侯晓蕾. 城市绿色廊道的生态规划方法探究[J]. 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 2011(S1): 466-469.

[32] Beesley C. Compatibility of Urban Edible Landscaping to the Sustainable Sites Initiatives Goals and Design Criteria[D]. Arlingt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rlington, 2010.

[33] Despommier D D. The Vertical Farm: Feeding the World in the 21st Century. 1st ed[M]. New York: Picador, 2011.

[34] Carolyn Steel. Hungry City: How Food Shapes Our Lives[M]. London: Random House UK, 2009.

[35] 新财经. 垂直农场,再造一个巴西[EB/OL]. 2012-02-08[2012-06-18]. http://finance.sina.com.cn/chuangye/other/20120208/183311338592.shtml.

[36] Sun On Lam. Urban Agriculture in Kingston: Present and Future Potential for Re-localization and Sustainability[D]. Kingston: Queens University, 2007.

[37] Lindsay Hogan, Sally Thorpe. Issues in Food Miles and Carbon Labelling[R]. Abare Research Report, 2009, 11 .

[38] 卢凌霄, 李太平, 吴丽芬. 环境保护视角下的食物里程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3): 150-156.

[39] 孙白露, 朱启臻. 农业文化的价值及继承和保护探讨[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1): 54-58.

[40] 颜文涛, 王正, 韩贵锋, . 低碳生态城规划指标及实施途径[J]. 城市规划学刊, 2011(2): 39-50.

[41] Pete Lane. Raised Bed Gardening[EB/OL]. [2012-06-18]. http://ohioline.osu.edu/hyg-fact/1000/1641.html.

[42] Wikipedia. Living Machines[EB/OL]. 2012-01-11[2012-06-18].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ving_machines.

[43] City of Helsinki Ministry of the Environment. Eco-Viikki: Aims, Implementation and Results[EB/OL]. 2005[2012-06-18]. http://www.hel.fi/static/ksv/julkaisut/eco-viikki_en.pdf.

[44] 张睿, 吕衍航. 城市中心“农业生态建筑”解读[J]. 建筑学报, 2011(6): 114-118.

[45] 徐栋, 沈东升, 冯华军. 厨余垃圾的特性及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 科技通报, 2011(1): 130-135.

[46] A R Mels, N van Andel, E Wortmann, et al.. Greenhouse Village, Design for a Neighbourhood that Provides for Its Own Energy, Biomass and Water Supply[C] //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Chongqing, 2006: 4-6.

[47] 王梦洁, 胡希军, 金晓玲. 居住区可食用景观营造刍议[J]. 林业实用技术, 2010(4): 95-98.

[48] 汪婷, 刘惠锋, 傅德亮. 果树在居住区造景中的应用研究——以上海市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8): 3508-3509.

[49] 张玉坤, 孙艺冰. 国外的“都市农业”与中国城市生态节地策略[J]. 建筑学报, 2010(4): 95-98.

[50] 斯特法诺· 博埃里, 吴小康. 关于地球花园的提议 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博会主题及规划简介[J]. 时代建筑, 2011(1): 38-41.

[51] 杨锐, 王丽蓉. 垂直的农场——未来都市农业景观初探[C]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 年会论文集.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701-703.

[52] 周年兴, 俞孔坚. 农田与城市的自然融合[J]. 规划师, 2003(3): 83-85.

[53] 史亚军. 都市农业一种大科学观[M]. 北京农业, 2008(7): 3-5.

(本文编辑:翟健)

后退
 

广告业务 |  协办业务 |  在线投稿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辑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SEO专家万维联通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