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页 |  最新期刊 |  过期期刊 |  全文阅读 |  专访 |  资讯中心 |  资料库 |  图片库 |  关于我们
2013年第4期 后退

关于城镇化基础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the Basis of Urbanization
作者: 杨阳


 

    当下关于新型城镇化的讨论在全国掀起热潮,其实关于新型城镇化的思考并不是近几年才开始的,2009年仇保兴在其文章中就提出了对于C模式发展的构思。C模式介于A模式(消耗)和B模式(反发展)之间,强调在坚持发展的同时尽量降低其负面影响,可以被认为是新型城镇化的模型。现今,面对汹涌的对于如何城镇化的浪潮,笔者认为在这之前要先弄清城镇化的定义和内涵,而不是囿于城镇化这三个字的表面含义。

    城镇化率的计算方法是城镇人口(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或城镇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那么,什么是城镇?回溯城市的发展史,在西方,不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农民大多是因为穷困潦倒而被迫涌入城市求生的,不管原先身份如何,进入城市足够久之后就可变为,成为自由人(孙施文, 2005)。于是一方面,劳动力从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城市的产业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尤其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这些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基础条件。在城市中,不再有原先乡村里的姓氏宗族、熟人邻里的关系网络,取而代之的是商会、企业等全新的社会组织。人们在城市里被还原为单独的个体,再按照不同的原则组合在一起,每个人都要遵守相应团体的规则,这就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明——以公民和公民团体为代表的现代公共社会文明。而在中国,城镇化有完全不同的轨迹。古时,国家管理者重农抑商,城市多半是官僚机构的聚集地,其职能也多半是消费而不是生产(孙施文, 2005)。这就意味着城市里的基础社会结构仍是乡村邻里式的,城市的实质仍然是为了统治乡村,而不是另起一种全新的文明和发展模式。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古代的城镇化只具其形,而不具其神。现代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迅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产业转移,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落户到国内,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工业生产吸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科技的发展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会被释放出来,这将促使人们重新思索城镇化的含义。

    城镇化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结果,人们在追求生活的过程中,观念解放,科技进步,从而产生了工业革命、科技革命等一系列变革。在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的城市景象背后是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这才是城镇化最重要的基础。抛开这个前提而盲目追求城市景观的蔓延和城市人身份的转变无疑是舍本逐末了。

    这就是说,城镇化是过程,或者说是一种方式和手段,却不必要是目标和结果。人们真正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发展、如何提升生活质量以及转变思维方式,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城镇化率这个数字。所以,讨论的主题真正想问的应该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模式?

    这不是本文能够回答的问题,但是原则是通用的,那就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现阶段中国和当初西方国家相对应时期所遇到的问题、所处的历史条件等都不一样,借用甚至照搬西方的理论成果和经验之谈对于本国是否合适值得商榷。重要的是如何不囿于一词一句,不囿于固有思维,立足国情,针对实际问题找到适合的解决方案。

    比如,如何处理乡村与城镇的关系的问题,应当在不追求城镇化率,而追求人们共同发展的原则下讨论。新型城镇化是与乡村现代化互动的城镇化,要认清乡村地区和城市地区的平等地位,在尊重乡村的前提下寻求新型发展模式,生产要素在城乡间合理流动,城乡互助发展。再者,改变城市的发展模式,积极研究城市内部空间的创意转型、低碳交通建设、绿色生活倡导等,切实提高在城市中人们的生活品质。

    综上,立足于共同发展、以人为本的理性城镇化,才会真正融合诸如公平可持续等这样的词汇,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发展模式。

后退
 

广告业务 |  协办业务 |  在线投稿 |  杂志订阅 |  联系我们 |  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IE6.0以上版本 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国际城市规划》杂志编辑部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SEO专家万维联通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4223